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清理废醪液罐底积料 | 设备误启动,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操作工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 |
2 | 清理废醪液罐底积料 | 罐内氧气含量不足,发生窒息 | 机械伤害 | 操作工 | 先通风,再检测,后作业,专人监护 |
3 | 清理绞龙卫生 | 清理绞龙人员碰到绞龙运转部位 | 机械伤害 | 操作工 | 1.清理前,绞龙盖板固定螺栓齐全牢固。2.禁止在绞龙上踩踏、跨越 |
4 | 维修离心机 | 设备误启动,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维修工,操作工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 |
5 | 巡视离心机 | 离心机轴套磨损严重,导致飞出伤人 | 机械伤害 | 操作工 | 1.加装防护罩。2.定期检查维护离心机轴套 |
6 | 维修离心泵 | 设备误启动,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维修工,操作工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 |
7 | 清理离心泵 | 清理离心泵人员碰到离心泵运转部位 | 机械伤害 | 操作工 | 确认防护罩牢固,无缺失 |
8 | 消防器材点检 | 发生火情,灭火器、消火栓损坏,无法灭火,发生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月点检,发现损坏,立即上报修复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清理离心泵 | 直接接触对轮等运转部位 | 机械伤害 | 操作工 | 检查防护罩是否松动、缺失、脱落 |
2 | 清理离心泵 | 用水冲洗电机电源盒,导致触电 | 触电 | 操作工 | 禁止用水冲洗电机 |
3 | 维修离心泵 | 设备误启动,导致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维修工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 |
4 | 维修离心泵 | 带压拆卸时热料喷溅到作业人员 | 灼伤 | 维修工 | 将泵、管线内物料泄压后再进行维修 |
5 | 清理板式换热器 | 使用铁刷清理时被换热器片割伤 | 其他伤害 | 操作工 | 佩戴手套 |
6 | 清理板式换热器 | 使用水枪,未设置漏电保护器,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| 触电 | 操作工 | 1.设置漏电保护器。2.佩戴胶皮手套 |
7 | 碱洗蒸发效 | 直接接触碱片,造成灼烫 | 灼伤 | 操作工 | 佩戴防酸碱面罩、防酸碱手套、防酸碱工作服 |
8 | 更换腹膜器 | 进入气液分离器未进行氧含量检测,窒息伤害 | 窒息 | 操作工、维修工 | 1.风机通风,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。2.备好长管呼吸器,作业人员拴安全绳 |
9 | 消防器材点检 | 发生火情,灭火器、消火栓损坏,无法灭火,发生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月点检,发现损坏,立即上报修复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维修绞龙 | 维修绞龙时,操作工误启动绞龙造成维修人员受伤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绞龙停机断电挂牌 |
2 | 维修绞龙 | 动火作业时,绞龙内物料遇明火燃烧 | 火灾 | 作业人员 | 绞龙内物料清理干净,增湿降尘 |
3 | 清理绞龙 | 清理绞龙人员触碰到绞龙运转部位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1.绞龙盖板固定螺栓齐全牢固。2.禁止在绞龙上踩踏、跨越 |
4 | 维修干燥机 | 动火作业时,火花落进物料引起火灾 | 火灾 | 作业人员 | 干燥机进湿料增湿降尘,用水喷湿物料 |
5 | 维修干燥机 | 安装角带时角带夹手 | 其他伤害 | 作业人员 | 更换角带时使用改锥 |
6 | 清理严重堵料的旋风筒 | 高温物料下落遇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,引发闪爆 | 爆炸 | 作业人员 | 1.停干燥机、热风机。2。戴面罩、穿防护服 |
7 | 设备巡检 | 刮板、绞龙盖板未固定,巡检时踩踏造成伤害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1.刮板、绞龙盖板固定。2.禁止踩踏 |
8 | 消防器材点检 | 灭火器、消火栓损坏,无法灭火,发生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月点检,发现损坏,立即上报修复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清理玉米粉罐 | 罐底绞笼未关闭,清理时发生绞伤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、专人监护 |
2 | 清理玉米粉罐 | 清理玉米粉罐结顶、挂壁粮,未系安全绳,发生掩埋 | 掩埋窒息 | 作业人员 | 系安全绳 |
3 | 清理玉米粉罐 | 清理玉米粉未戴防尘口罩 | 尘肺病 | 作业人员 | 戴防尘口罩 |
4 | 清理液化罐内杂物 | 误开搅拌器,绞伤清理人员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、专人监护 |
5 | 清理液化罐内杂物 | 误开蒸汽阀门,发生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断开盘管蒸汽管线 |
6 | 现场卫生清理 | 设备未停机,用手代替工具清理设备卫生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1.停机、断电、挂牌后才能清理;2.用专用工具清理 |
7 | 现场卫生清理 | 地面有积水、积料,未及时清理,发生滑跌 | 其他伤害 | 作业人员 | 及时清理积水、积料 |
8 | 硫酸、氨水调节;打硫酸、氨水 | 液位计破损或硫酸管线破损硫酸喷射或溅出伤人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作业时穿戴好防酸碱服、防酸碱面罩、手套、靴子 |
9 | 清理硫酸稀释罐 | 作业人员进入罐内作业时,操作人员误开启硫酸阀门,造成灼烫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硫酸阀门关阀挂牌 |
10 | 螺旋换热器换向 | 主管线阀门未关到位,醪液从管线喷出造成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1.主管线阀门关到位;2.现场检查确认后进行换向 |
11 | 开启蒸汽管线 | 未侧身开启蒸汽阀门,漏气发生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1.侧身、缓慢开启;2.戴好防护手套 |
12 | 设备巡检 | 刮板、绞龙盖未固定,巡检踩踏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1、刮板、绞龙盖板固定;2.禁止踩踏 |
13 | 消防器材点检 | 发生火情,灭火器、消火栓损坏,无法灭火,造成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月点检, 发现损坏,立即上报修复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现场卫生清理 | 设备运转状态时直接用手清理设备,导致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1.停机、断电、挂牌后才能清理;2.用专用工具清理 |
2 | 现场卫生清理 | 用水管直接冲洗带电设备,发生触电 | 触电 | 作业人员 | 禁止用水管直接冲洗带电设备 |
3 | 酒母罐接种 | 触摸高温罐体被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远离高温罐体 |
4 | 开启蒸汽管线 | 正面对着蒸汽阀门开阀,被蒸汽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1.侧身、缓慢开启;2.戴好防护手套 |
5 | 检修搅拌器 | 设备误启动,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 |
6 | 罐内维修搅拌器 | 罐内氧气含量不足,发生窒息 | 窒息 | 作业人员 | 1.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;2.专人监护 |
7 | 设备巡检 | 巡检踩踏、跨越运转设备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禁止踩踏、跨越运转设备 |
8 | 消防器材点检 | 发生火情,灭火器、消火栓损坏,无法灭火,造成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月点检, 发现损坏,立即上报修复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现场工艺操作开关阀门 | 头部碰到设备、管线,发生碰伤 | 其他伤害 | 作业人员 | 佩戴安全帽 |
2 | 现场工艺操作开关阀门 | 意外踩入地沟,造成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1.注意脚下地沟盖 板;2.保持地沟盖板完好 |
3 | 现场巡检 | 密封漏酒,联轴器防护罩剐蹭联轴器发出火星引起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1.2小时巡视现场一次;2.发现密封漏酒及防护罩损坏,及时修复 |
4 | 现场卫生清理 | 1.设备未停机,用手代替工具清理设备卫生 | 机械伤害 | 作业人员 | 1.停机、断电、挂牌后才能清理;2.用专用工具清理 |
5 | 现场卫生清理 | 2.地面有积水,未及时清理,发生滑跌 | 其他伤害 | 作业人员 | 及时清理积水 |
6 | 冲洗板式换热器 | 主管线阀门未关到位,热酒从管线喷出造成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1.主管线阀门关到位;2.现场检查确认后再拆卸 |
7 | 开启蒸汽阀门 | 未侧身开启蒸汽阀门,漏气发生烫伤 | 灼烫 | 作业人员 | 1.侧身、缓慢开启;2.戴好防护手套 |
8 | 酒精管线、酒泵、冷凝器、换热器动火作业 | 作业时酒精、酒气没冲洗彻底 | 火灾 | 作业人员、附近人员 | 用水清洗,检测合格,盲板隔离 |
9 | 消防器材点检 | 发生火情,灭火器、消火栓损坏,无法灭火,造成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月点检,发现损坏,立即上报更换 |
10 | 气体报警器点检 | 气体报警器损坏,酒气未及时排出室外,遇火源发生爆燃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时点检,报警器发生损坏,及时修复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检维修粉碎机、绞龙、斗提、泵叶轮、搅拌器等转动设备 | 设备误启动,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维修工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;专人监护 |
2 | 检维修离心泵、真空泵 | 带压拆卸时热料喷溅到作业人员 | 灼烫 | 维修工 | 将泵、管线内物料泄压后再进行维修 |
3 | 检维修液糖化盘管 | 搅拌器误启动,发生机械伤人 | 机械伤害 | 维修工 | 停机、断电、挂牌 |
4 | 检维修液糖化盘管 | 罐内氧气含量不足,发生窒息 | 窒息 | 维修工 | 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 |
5 | 检维修液糖化盘管 | 检修盘管,阀门误启动,发生烫伤 | 灼烫 | 维修工 | 关闭阀门,挂好警示牌 |
6 | 维修氨水、硫酸管线、泵、流量计等设备 | 带压拆卸硫酸、氨水泵、管线,造成酸碱灼伤 | 灼烫 | 维修工、操作工 | 1. 泵腔、管线内残余物料泄压后再进行维修;2.佩戴防酸碱面罩,防酸碱手套、防酸碱工作服 |
7 | 使用砂轮机、切割机、角磨机作业 | 1.防护罩缺失或损坏进行切割作业 | 机械伤害 | 维修工、操作工 | 作业前检查防护罩,达到完好后再进行作业 |
8 | 使用砂轮机、切割机、角磨机作业 | 2.未设置漏电保护器,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| 触电 | 维修工 | 增加漏电保护器 |
9 | 进入污水泵间作业 | 进入污水泵间前未进行氧含量检测,窒息伤害 | 窒息 | 维修工、操作工 | 1.风机通风,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。2.备好长管呼吸器,作业人员拴安全绳 |
10 | 蒸汽管线法兰、阀门检修 | 蒸汽管线、阀门带压维修,发生烫伤 | 灼烫 | 维修工 | 将蒸汽泄压、排空、冷却后再进行维修 |
11 | 高处设备、管线维修 | 梯子不牢、未挂安全带 | 高处坠落 | 维修工 | 1.佩戴安全带,安全带系挂在牢固处;2.爬梯须有专人扶梯 |
12 | 搅拌器对轮、干燥机对轮等类似设备更换绞带 | 用手代替工具更换绞带,发生机械伤害 | 机械伤害 | 维修工 | 使用螺丝刀作业 |
13 | 清理严重堵料的旋风筒 | 高温物料下落遇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,引发闪爆 | 爆炸 | 维修工、操作工 | 1.停干燥机、热风机;2.戴面罩,穿防护服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粉碎机动火作业 | 粉碎机动火作业时未与斗提机、绞龙隔断,同时未进行积尘清理 | 火灾、爆炸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作业前增湿降尘,与斗提、绞龙隔断 |
2 | 斗提机动火作业 | 斗提机运转时动火作业,发生粉尘爆炸 | 火灾、爆炸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停机增湿降尘后再动火 |
3 | 焊接、焊补高处的管线、设备设施 | 使用直梯、合梯进行高处焊接作业,梯子倾斜,发生高处坠落 | 高处坠落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1.梯子有专人把扶;2.佩戴安全带,高挂低用 |
4 | 蒸馏塔、酒精罐、酒精管线动火作业 | 蒸馏塔清理置换不合格,动火作业发生火灾爆炸 | 火灾、爆炸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清理、置换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动火作业 |
5 | 蒸馏塔、酒精罐、酒精管线动火作业 | 进入塔内焊接作业,未进行通风、检测,发生缺氧窒息 | 窒息 | 焊工 | 1.通风检测合格后再进行焊接作业;2,焊接时,进行机械通风,排队罐内焊烟 |
6 | 使用砂轮机、切割机、角磨机作业 | 1.防护罩缺失或损坏进行切割作业 | 机械伤害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作业前佩戴护目镜、检查防护罩,确认完好后再进行作业 |
7 | 使用砂轮机、切割机、角磨机作业 | 2.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| 触电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增加漏电保护器 |
8 | 气割作业 | 1.乙炔瓶倒放;2.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过近,距动火点间距过近 | 火灾、容器爆炸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1.立放加防倾倒装置;2.瓶间距5米,距动火点10米 |
9 | 消防器材的准备 | 动火作业时无消防器材 | 火灾 | 焊工、操作人员 | 备好灭火器、消火栓,派专人监护 |
10 | 干燥机封堵管束 | 管束焊接时,蒸汽阀门未关,发生烫伤 | 灼烫 | 焊工 | 关闭蒸汽阀门,挂警示牌,专人监护 |
11 | 干燥机封堵管束 | 管束焊接时,冷凝液含酒量超标,发生闪爆 | 火灾爆炸 | 焊工 | 作业前检测冷凝液含酒量,达标后再动火作业 |
12 | 干燥机封堵管束 | 干燥机内缺氧,焊接时发生窒息伤害 | 窒息 | 焊工 | 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 |
13 | 焊补蒸汽、热料、硫酸、氨水管线 | 作业时被蒸汽、高温物料烫伤 | 灼烫 | 焊工 | 作业前确认焊接管线内物料已经排空,进出阀门关闭 |
序号 | 风险点 |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| 危害后果 | 涉及人员 | 防范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成品饲料灌袋缝口 | 封口作业时被缝包机伤到手 | 机械伤害 | 操作工 | 集中注意力,按操作规程规范作业 |
2 | 饲料搬运码垛 | 搬运饲料时被运送饲料的叉车撞伤 | 车辆伤害 | 操作工 | 作业人员距离叉车2米,严禁靠近 |
3 | 清理风道 | 从风道清理平台上坠落 | 高处坠落 | 操作工 | 佩戴安全帽,安全带高挂低用,系挂牢固处,专人监护 |
4 | 缝包机封口作业 | 长期接触噪声,导致噪声性耳聋 | 噪声性耳聋 | 操作工 | 佩戴耳塞 |
5 | 缝包机封口作业 | 长期接触粉尘,导致尘肺 | 尘肺 | 操作工 | 佩戴防尘口罩 |
6 | 消防器材点检 | 发生火情,灭火器、消火栓损坏,无法灭火,造成火灾 | 火灾 | 附近人员 | 按月点检, 发现损坏,立即上报修复 |